中航證券有限公司梁晨,張超近期對華秦科技進行研究并發布了研究報告《2024年三季報點評:在手訂單充足,業績繼續創同期新高》,本報告對華秦科技給出買入評級,認為其目標價位為125.00元,當前股價為97.5元[炒股配資],預期上漲幅度為28.21%。
首先,炒股配資門戶網站通過提供專業的股市資訊和分析,幫助股民了解市場動態和行情走勢。這些網站通常會定期發布各種股票的相關信息,包括公司業績、財務數據、行業動態等,以及專業的市場分析和預測。這些信息可以幫助股民更好地把握市場脈搏,做出更明智的投資決策。
華秦科技(688281)
事件:公司10月25日公告,2024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(7.38億元,+22.55%),歸母凈利潤(3.09億元,+14.41%),毛利率(54.61%,-4.23pcts),凈利率(39.55%,-4.44pcts)。24Q3實現營收(2.53億元,同比+14.77%,環比+6.34%),歸母凈利潤(0.94億元,同比+8.01%,環比-7.26%),毛利率(51.42%,同比-8.77pcts,環比-2.25pcts),凈利率(34.66%,同比-3.42pcts,環比-5.37pcts)。
航發及軍機行業隱身材料核心供應商:公司主營業務為隱身材料、偽裝材料及防護材料,產品主要應用于我國重大國防武器裝備如飛機、主戰坦克、艦船、導彈等的隱身、重要地面軍事目標的偽裝和各類裝備部件的表面防護。公司亦圍繞航空發動機產業鏈、先進新材料產業領域持續進行業務布局,開拓航空發動機零部件加工、航空發動機用陶瓷基復合材料及聲學超材料等業務或產品,逐步成長為我國航空發動機產業核心供應商。
公司業績穩步增長,繼續創同期新高: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(7.38億元,+22.55%),歸母凈利潤(3.09億元,+14.41%)穩步快速增長,業績持續創新高。我們認為主要得益于公司客戶型號任務持續增加,小批試制新產品訂單陸續增多,產銷量穩步提高所致。公司毛利率(54.61%,-4.23pcts),凈利率(39.55%,-4.44pcts)同比出現下滑,一方面是公司收入增長同時,受控股子公司建設影響,相關成本支出較大,增長較快;另一方面公司三費率(9.94%,+4.57pcts)快速增長,其中管理費用(0.52億元,+76.81%)快速增長,主要受子公司規模擴張,相關費用增加影響。財務費用(0.09億元,+234.67%)增長,主要是公司租賃未確認融資費用攤銷、貸款利息和貼現手續費增加所致。
存貨、合同負債快速增長:公司24Q3存貨(2.43億元,較年初+94.03%)快速增加,主要受公司發出商品及合同履約成本增加所致,未來有望轉化為利潤表,持續增厚公司盈利;公司合同負債(0.32億元,較年初+115.03%)明顯增長,主要是公司銷售合同項下的預收賬款增加,公司2024年1月18日、31日連續披露兩份隱身材料大額合同,合同金額分別為3.10億元和3.32億元。7月5日,公司又披露重大合同,金額1.32億元,公司在手訂單充足,需求旺盛。
圍繞高端新材料板塊豐富布局,持續打開公司增長空間:軍工領域,公司以隱身材料、偽裝材料為基礎,在航空航天領域特別是航空發動機領域布局零部件智能加工與制造、增強型樹脂基復合材料、陶瓷基復合材料等,為此成立了華秦航發(零部件智能加工與制造)與上海瑞華晟(陶瓷基復材);民用領域,公司以民用高端新材料為基礎,進一步開發聲學超材料、重防腐材料、高效熱阻材料、電磁屏蔽材料等系列民品并大力拓展其在國家重點工業領域的應用,并成立華秦光聲(聲學超材料)。公司持續提升產品序列,拓展市場,有望持續提升公司業務規模和盈利能力。
公司新拓展業務與項目持續推進:子公司上海瑞華晟和華秦航發積極開展項目前期建設工作,預計在24Q4部分產線進入設備調試、試制階段,業務主要覆蓋航空發動機熱端用結構件、燃氣輪機熱端用結構件及航空器機身熱端用結構件;華秦光聲在聲學實驗室、發電站噪聲治理、風洞實驗室、建筑吸聲材料、軌道交通等領域取得業務進展,并積極開展航空、水下航行器、高速列車等聲學超構材料的跟研,處于成果轉化推廣階段。
武器裝備隱身材料應用深度廣度不斷提升,促進隱身材料公司快速成長:隨著武器裝備偵查手段以及現代電子戰的快速發展,新型武器裝備對應的雷達、紅外隱身等技術將得到大范圍的發展應用,隱身材料應用從深度廣度都將有快速的提升。目前我國在隱身材料方面的技術已經達到了世界前列,但整體的商業化進程仍處于初期,隨著新型武器裝備的批產,將帶動隱身材料需求應用,尤其是新型號裝備的加速列裝,隱身材料的單裝占比有望不斷提升,不斷促進隱身材料公司業績的快速增長。
投資建議:公司作為我國隱身材料核心供應商,技術先進且地位實力深厚,我們認為:
1.下游客戶的旺盛需求是公司業績穩定增長的保障,目前公司行業先發優勢明顯,處于行業競爭有利地位,隨著未來隱身材料在航空航天應用領域的豐富和拓展,下游市場的不斷擴大,公司有望進一步擴大營收;
2.公司持續做好產業鏈戰略布局,依托子公司不斷拓展業務領域,公司目前在航空發動機零部件智能制造、聲學超構材料、航空發動機用陶瓷基復合材料等方面的布局有望增厚未來公司業績;
3.公司持續增加研發投入,壯大研發隊伍,穩固自身的研發優勢和行業技術領先地位,有望在未來持續將技術優勢轉化為行業產品先發優勢,占據市場有利位置。
我們預計公司2024-2026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1.62億元、14.58億元和18.15億元,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.00億元、6.13億元和7.50億元,EPS分別為2.57元、3.15元和3.85元,我們維持“買入”評級,目標價125元,對應2024-2027年預測EPS的49倍、40倍及32倍PE。
風險提示
產品價格下降,技術研發進度不及預期,新布局業務不及預期,原材料價格波動等。
證券之星數據中心根據近三年發布的研報數據計算,西部證券楊雨南研究員團隊對該股研究較為深入,近三年預測準確度均值為79.76%,其預測2024年度歸屬凈利潤為盈利4.84億,根據現價換算的預測PE為39.43。
最新盈利預測明細如下:
該股最近90天內共有15家機構給出評級,買入評級10家,增持評級5家;過去90天內機構目標均價為123.8。
以上內容為證券之星據公開信息整理,由智能算法生成[炒股配資],不構成投資建議。
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,不代表永華證券觀點